第(1/3)页 为了搞清楚孙东平到底在干嘛,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。 师长在不能干扰对抗演习,亲自找孙东平问的情况下,直接给导演部下命令,让他们把电视上面的转播画面,转到蓝军麾下的五个连去。 战场上面一共只有八个转播组,红军和蓝军阵地分别放了三个组,剩下的两个组放在防守绿方。 蓝军这边一个转播组在指挥部,剩下的两个分别位于前方和后线。 前方在坦克连,后线在火炮连。 导播把专线切到前线的转播组,坦克一连的画面就出现在了电视上。 只见指挥部毫无动静的坦克一连,所有坦克早就完成了准备集结,现在都已经驶出了营地。 从他们行驶的方向可以看出,就是奔着10公里外的绿军阵地而去。 电视画面再次切到后方转播组,可以看到火炮连的所有火炮,现在同样已经全部进入战斗状态。 以这两个连的动态不难推测出,剩下的三个连肯定也已经启动。 指挥部没有任何动静,下面的部队却紧锣密鼓开干,从这一点就能算出,他们必然都接到了命令。 “这个孙东平,看来很不一般啊,不愧是军区派下来的候选人。” 师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,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指挥模式,极有新奇感,忍不住称赞起了孙东平。 相比于李富国的传统模式,孙东平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。 “是啊。” 参谋长很赞同的说道:“红军这边还在开战前会议,蓝军部队已经出发,这效率确实高很多。 启动速度更快,在实战上,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的优势。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,蓝军确实比红军更胜一筹,保守估计,蓝军起码能早两个小时展开进攻。” 参谋长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,前提是要保持现在的节奏不变。 “跑得快有什么用,得打得赢才行。” 王团长有不一样的看法,他的立场自然是在李富国这边,反驳道:“蓝军搞一言堂营长说了算,谁能保证他设计的战术,就是最好的战术呢? 红军召集各连长开会讨论,肯定能拿出最好的战术,以稳健的打法推进,未必不能后发先至。” 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压迫下,他此时的打法确实是追求稳健。 只求以最稳的方式,拿下这一场对抗。 “王团长说的倒也没错。” 师长也认同王庆瑞的分析,微皱着眉头说道:“独裁式指挥,确实是把双刃剑,好坏就在一念间,现在根本没法做出判断,我们就接着看吧。” 孙东平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,师长显然不想做太多评价。 其他人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,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电视屏幕上,跟着导播的镜头观看转播画面。 蓝军看完接着来到了绿军。 通过画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绿军阵地上早就摆出了防御阵型。 两个坦克连分别部署在两侧,搭配前一天挖出来的战壕阵地,针对防御这两个方向的红军和蓝军。 步兵连一分为二进入阵地中,依靠战壕辅助坦克进行防御。 所有的攻势和坦克都进行了伪装,从远处看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异常,除非用直升机从空中侦察。 然而这场战斗只是营级对抗,根本就没有空中力量参与。 在未来二十一世纪统治战场,堪称单兵手中最强空中杀器的小型无人机,这年头也还没有开发出来。 绿军火炮连也已经完成部署,部署在中心足够安全的位置。 前面有步兵搭配战壕防御,坦克做好了随时冲击敌军的准备,后面的火炮既安全又威胁拉满。 但凡红蓝两军敢出现在火力范围,绿军的重炮会教他们做人。 而且占着地形上的绝对优势,红蓝两军很难冲上绿军的阵地,只要不联手合作制造不了太大压力。 而两军是竞争关系,根本就不可能联手。 三方阵营的部署情况看了一圈,画面又回到了红军的指挥部,结果他们还是在会议进行中。 一个战前会议搞这么长时间,可见李富国有多么的谨慎。 开会的画面没有什么好看的,导播又把画面重新切到了蓝军。 蓝军这边精彩多了! 两个坦克连组成的坦克方阵,后面跟着两排装甲运兵车和步战车,组成了声势浩荡的装甲洪流。 第(1/3)页